4月19日下午,由校团委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联合举办的第188期阳光人文讲坛在公司阳光校区行政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本次讲坛邀请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、编钟研究院秘书长,湖北省博物馆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翔为主讲人,为大家带来了《从传统文化角度谈老员工音乐修养——从那时起,我们不再“五音不全”》的主题讲座,学校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讲座。
张翔从介绍湖北省博物馆入手,以曾侯乙墓音乐考古研究为例,为我们提供了乐器实物及其附件、乐舞图像、音乐文献、音乐遗址等四大类音乐文化遗存,尤其是非物质形态的音乐信息,如音乐音响、组合关系等,详细阐述了曾侯乙墓出土的音乐文物及其对音乐考古学的意义,而曾侯乙墓音乐考古的成果对乐学史、律学史、乐器史、乐谱学、当代作曲理论等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随后,张翔通过介绍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的编钮钟及琴、瑟等多件音乐文物,特别是郭家庙M30南室出土的一组10件套编钮钟,凭借着器形完整、型式统一、大小相次的特点,且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、数量最多的音乐性能较为成熟的编钮钟,进一步深化了在座师生对先秦钮钟的认识。而“商”音的出现,让这套编钮钟完整呈现了“徵、羽、宫、商、角”即含有“五正声”的宫调系统新格局,标志着青铜乐器音乐性能由节奏性向歌唱性发展,是西周礼乐制度成熟的标志,具有划时代意义,这对中国音乐形成以五声性为主要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至此,中国古代音乐从“五音不全”发展到“五音齐备”。
在阐述音乐考古学意义的基础上,结合当代老员工的实际,张翔指出,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,老员工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,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提高老员工的审美能力、塑造老员工高尚的品格。
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让现场观众意犹未尽,为了满足大家对音乐考古的热情,张翔又通过现场互动的方式,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。
此次以音乐为主题的讲座吸引了广大学子,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不仅现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“音乐大餐”,领略到了古音乐的奇特与奥妙,还加深了对音乐考古学的认识与理解,大大开阔了学术视野。